得到
  • 汉语词
  • 汉语典q
当前位置 :
露冕
露冕
lù miǎn
  • 露冕的解释
  • 1.隐者所戴的一种便帽。 2.晋陈寿《益都耆旧传》﹕"郭贺拜荆州刺史。明帝(汉明帝)巡狩到南阳﹐特见嗟叹﹐赐以三公之服﹐黼黻旒冕﹐敕去幨露冕﹐使百姓见此衣服﹐以彰其德。"后遂成为官员治政有方﹑皇帝恩宠有加的典故。

  • 词语解释:

  • 1.隐者所戴的一种便帽。2.晋陈寿《益都耆旧传》﹕'郭贺拜荆州刺史。明帝(汉明帝)巡狩到南阳﹐特见嗟叹﹐赐以三公之服﹐黼黻旒冕﹐敕去幨露冕﹐使百姓见此衣服﹐以彰其德。'后遂成为官员治政有方﹑皇帝恩宠有加的典故。露冕[lùmiǎn]⒈隐者所戴的一种便帽。⒉晋陈寿《益都耆旧传》:“郭贺拜荆州刺史。明帝(汉明帝)巡狩到南阳,特见嗟叹,赐以三公之服,黼黻旒冕,敕去幨露冕,使百姓见此衣服,以彰其德。”后遂成为官员治政有方、皇帝恩宠有加的典故。
  • 引证解释:

  • ⒈隐者所戴的一种便帽。引《晋书·温峤郗鉴传论》:“方回踵武,奕世登台。露冕为饰,援高人以同志,抑惟大隐者歟!”唐包佶《宿庐山赠白鹤观刘尊师》诗:“渐恨流年筋力少,惟思露冕事星冠。”⒉晋陈寿《益都耆旧传》:“郭贺拜荆州刺史。参阅《后汉书·郭贺传》。引明帝(汉明帝)巡狩到南阳,特见嗟嘆,赐以三公之服,黼黻旒冕,敕去幨露冕,使百姓见此衣服,以彰其德。”后遂成为官员治政有方、皇帝恩宠有加的典故。唐韩翃《赠兖州孟都督》诗:“露冕寧夸汉车服,下帷常讨鲁《春秋》。”清唐孙华《送王冰庵出守绍兴》诗之二:“仕路从来尊露冕,人情近日薄金鑾。”
  • 网络解释:

  • 露冕露冕,汉语词汇。
  • 释义:

  • 1、.隐者所戴的一种便帽。1、官员治政有方、皇帝恩宠有加的典故。
  • 网友释义:

  • 露冕,汉语词汇,拼音lùmiǎn,释义为隐者所戴的一种便帽。
  • 汉语大词典:

  • (1).隐者所戴的一种便帽。《晋书·温峤郗鉴传论》:“方回踵武,奕世登台。露冕为饰,援高人以同志,抑惟大隐者欤!”唐包佶《宿庐山赠白鹤观刘尊师》诗:“渐恨流年筋力少,惟思露冕事星冠。”(2).晋陈寿《益都耆旧传》:“郭贺拜荆州刺史。明帝(汉明帝)巡狩到南阳,特见嗟叹,赐以三公之服,黼黻旒冕,敕去幨露冕,使百姓见此衣服,以彰其德。”后遂成为官员治政有方、皇帝恩宠有加的典故。唐韩翃《赠兖州孟都督》诗:“露冕宁夸汉车服,下帷常讨鲁《春秋》。”清唐孙华《送王冰庵出守绍兴》诗之二:“仕路从来尊露冕,人情近日薄金銮。”参阅《后汉书·郭贺传》。
露冕的书写
字义分解

读音:lòu,lù

[lòu,lù]

靠近地面的水蒸气,夜间遇冷凝结成的小水球:露水。白露。寒露。朝(zhāo )露。甘露。 ◎ 在室外,无遮盖:露天。露宿。露营。 ◎ 加入药料或果子汁制成的饮料或药剂:露酒。枇杷露。 ◎ 滋润:覆露万民。 ◎ 表现,显现:露布(a.通告;b.古代指未加封缄的文书;c.檄文;d.捷报等)。露骨。袒露。吐露。揭露。暴露。

读音:miǎn

[miǎn]

中国古代帝王及地位在大夫以上的官员们戴的礼帽,后专指帝王的皇冠:冠冕。加冕。卫冕(卫护帝王头上的皇冠,喻维护帝王的最高统治权力或保持体育竞赛中的上届冠军称号)。

云一题(yunyiti.com)汇总了汉语字典,新华字典,成语字典,组词,词语,在线查字典,中文字典,英汉字典,在线字典,康熙字典等等,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,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。
声明: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,根据《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》,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,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,我们会及时删除。

邮箱:  联系方式:

Copyright©2009-2021 云一题 yunyiti.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21003084号-1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