得到
  • 汉语词
  • 汉语典q
当前位置 :
霹雳尖
霹雳尖
pī lì jiān
  • 霹雳尖的解释
  • 1.即霹雳斧。

  • 词语解释:

  • 即霹雳斧。霹雳尖[pīlìjiān]⒈即霹雳斧。
  • 引证解释:

  • ⒈即霹雳斧。参见“霹靂斧”。引《太平御览》卷七九七引《玄中记》:“玉门之西南,羗之东,有一国,五六百户,无他事役。国中有山,山上有祠庙。国人每岁出石尖数千枚,输于庙中,名霹靂尖,以给霹靂所用,从春雷出,而尖日减,至秋尖尽。”
  • 网络解释:

  • 霹雳尖霹雳尖位于莱城东北36.25公里处,茶业口镇政府驻地东偏北9公里处,海拔833米,山下有一村名为卧铺村。因村庄地势高,常被云雾覆盖,由此得名卧云铺,后简称卧铺。卧铺村民居房舍大都以石头垒砌,颇有特色,而且不少还是两层,走进村里俨然走进一座石头城堡。此村东、北两面与淄博市博山区接壤,西北与章丘市毗连。卧铺村北峰峦叠障,主峰霹雳尖海拔833米。址上危峰兀立、怪石嶙峋,阴雨天常与高空雷电相接,故称霹雳尖。霹雳尖是章丘、莱芜、博山三地界线的会合点,峰顶之处立有三界碑。
  • 综合释义:

  • 即霹雳斧。《太平御览》卷七九七引《玄中记》:“玉门之西南,羗之东,有一国,五六百户,无他事役。国中有山,山上有祠庙。国人每岁出石尖数千枚,输于庙中,名霹靂尖,以给霹靂所用,从春雷出,而尖日减,至秋尖尽。”参见“霹靂斧”。霹雳尖[pīlìjiān]石头名。《太平御览.卷七九七.四夷部.石尖》:「玄中记曰:『玉门之西南,羌之东,有一国,五六百户,无他事役。中学有山,山上有祠庙。国人每岁出石尖数千枚,输于庙中,名「霹雳尖」,以给霹雳所用。从春雷出而尖日减,至秋尖尽。』」
  • 汉语大词典:

  • 即霹雳斧。《太平御览》卷七九七引《玄中记》:“玉门之西南,羌之东,有一国,五六百户,无他事役。国中有山,山上有祠庙。国人每岁出石尖数千枚,输于庙中,名霹雳尖,以给霹雳所用,从春雷出,而尖日减,至秋尖尽。”参见“霹雳斧”。《汉语大词典》:霹雳斧(霹雳斧)  拼音:pīlìfǔ传说中雷神打雷所用石斧。唐封演《封氏闻见记·霹雳石》:“人閒往往见细石,赤色,形如小斧,谓之‘霹雳斧’,云:‘被霹雳处皆得此物。’……俗谓之‘霹雳楔’。”明陆琛《愿丰堂漫书》:“雷若有象,则火毬近是霹雳斧。”
  • 国语辞典:

  • 石头名。霹雳尖[pīlìjiān]⒈石头名。引《太平御览·卷七九七·四夷部·石尖》:「玄中记曰:『玉门之西南,羌之东,有一国,五六百户,无他事役。国中有山,山上有祠庙。国人每岁出石尖数千枚,输于庙中,名「霹雳尖」,以给霹雳所用。从春雷出而尖日减,至秋尖尽。』」
  • 辞典修订版:

  • 石头名。《太平御览.卷七九七.四夷部.石尖》:「玄中记曰:『玉门之西南,羌之东,有一国,五六百户,无他事役。中学有山,山上有祠庙。国人每岁出石尖数千枚,输于庙中,名「霹雳尖」,以给霹雳所用。从春雷出而尖日减,至秋尖尽。』」
  • 其他释义:

  • 1.即霹雳斧。
霹雳尖的书写
字义分解

读音:pī

[pī]

〔霹雳〕响声极大的雷。 ◎ 〔霹雷〕即“霹雳”。

读音:lì

[lì]

〔霹雳〕见“霹”。

读音:jiān

[jiān]

锐利的末端或细小的部分:尖锐。尖刻(说话尖酸刻薄)。尖酸。打尖。尖端。 ◎ 感觉敏锐:眼尖。 ◎ 声音高而细:尖脆。尖嫩。 ◎ 出类拔萃的人或事物:技术尖子。

云一题(yunyiti.com)汇总了汉语字典,新华字典,成语字典,组词,词语,在线查字典,中文字典,英汉字典,在线字典,康熙字典等等,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,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。
声明: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,根据《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》,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,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,我们会及时删除。

邮箱:  联系方式:

Copyright©2009-2021 云一题 yunyiti.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21003084号-1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