得到
  • 汉语词
  • 汉语典q
当前位置 :
颡汗
颡汗
sǎnɡ hàn
  • 颡汗的解释
  • 1.额上冒汗。表示惭愧﹑惶恐。

  • 词语解释:

  • 额上冒汗。表示惭愧﹑惶恐。颡汗[sǎnghàn]⒈额上冒汗。表示惭愧、惶恐。
  • 引证解释:

  • ⒈额上冒汗。表示惭愧、惶恐。参见“顙泚”。引宋文同《夏日闲书墨君堂壁》诗之一:“冠带坐大暑,顙汗常涓涓。每惧落深责,取适敢自便。”明方孝孺《吴氏二贤母哀辞》:“彼何人兮艳妇,夫尸在牀兮笑言詡詡,倾人宗兮殞人祀,地下逢之兮顙汗犹泚。”
  • 网络解释:

  • 颡汗sǎnɡhàn
  • 综合释义:

  • 额上冒汗。表示惭愧、惶恐。宋文同《夏日闲书墨君堂壁》诗之一:“冠带坐大暑,顙汗常涓涓。每惧落深责,取适敢自便。”明方孝孺《吴氏二贤母哀辞》:“彼何人兮艳妇,夫尸在牀兮笑言詡詡,倾人宗兮殞人祀,地下逢之兮顙汗犹泚。”参见“顙泚”。
  • 汉语大词典:

  • 额上冒汗。表示惭愧、惶恐。宋文同《夏日闲书墨君堂壁》诗之一:“冠带坐大暑,颡汗常涓涓。每惧落深责,取适敢自便。”明方孝孺《吴氏二贤母哀辞》:“彼何人兮艳妇,夫尸在床兮笑言诩诩,倾人宗兮殒人祀,地下逢之兮颡汗犹泚。”参见“颡泚”。
  • 其他释义:

  • 1.额上冒汗。表示惭愧﹑惶恐。
颡汗的书写
字义分解

读音:sǎng

[sǎng]

额,脑门儿:稽颡(古代一种跪拜礼,屈膝下拜,以额触地。居丧、请罪、投降时行之)。

读音:hán,hàn

[hán,hàn]

由身体的毛孔排泄出来的液体:汗水。汗流浃背。 ◎ 出汗,使出汗:汗颜(因羞惭而出汗;泛指惭愧)。汗马功劳。汗牛充栋。

云一题(yunyiti.com)汇总了汉语字典,新华字典,成语字典,组词,词语,在线查字典,中文字典,英汉字典,在线字典,康熙字典等等,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,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。
声明: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,根据《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》,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,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,我们会及时删除。

邮箱:  联系方式:

Copyright©2009-2021 云一题 yunyiti.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21003084号-1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