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北史·齐高祖纪》:“景专制河南十四年矣,常有飞扬跋扈志。”
盛气凌人
平易近人
become powerful and intransigent
成语解释:飞扬:放纵;跋扈:蛮横。原指意态狂豪,不爱约束。现多形容骄横放肆,目中无人。成语举例:痛饮狂歌空度日,飞扬跋扈为谁雄?(唐 杜甫《赠李白》诗)常用程度:常用感情色彩:贬义词语法用法:作谓语、定语、宾语;含贬义,形容人很骄横成语结构:联合式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正音:扈,不能读作“yì”。成语辨形:跋,不能写作“拔”。成语辨析:飞扬跋扈和“专横跋扈”;都有“蛮横霸道、很不讲理”的意思;但飞扬跋扈偏重“放纵、放肆”;目中无人;“专横跋扈”偏重指“专断、蛮横”;为所欲为。成语谜面:大风卷走羊圈歇后语:大风刮羊圈
南北朝时期,北魏定州刺史投靠高欢,高欢死后,他又率兵归降南朝梁武帝萧衍。不久发动了叛乱,攻陷梁都建康,改国号汉。他每次出兵作战均要屠城,下令不许两人以上交谈,搞得民怨沸腾。湘东王萧铎出兵击败侯景,杀了这个飞扬跋扈的人。
读音:fēi
[fēi]
鸟类或虫类等用翅膀在空中往来活动:飞天(佛教壁画或石刻中的空中飞舞的神)。飞跃。飞鸟。 ◎ 在空中运动:飞雪。火箭飞向太空。 ◎ 形容极快:飞驶。飞黄腾达(喻人骤然得志,官位升迁快)。 ◎ 极,特别地:刀子飞快。 ◎ 无根据的、无缘无故的:流言飞语。 ◎ 像架在空中的形状:飞桥。飞阁。 ◎ 感情的表达与传递:飞眼。
读音:yáng
[yáng]
簸动,向上播散:扬水。扬场(cháng )。扬汤止沸。 ◎ 高举,向上:扬手。扬帆。趾高气扬。扬眉吐气。 ◎ 在空中飘动:飘扬。 ◎ 称颂,传播:扬言。扬威。颂扬。扬弃。扬名。 ◎ 姓。
读音:bá
[bá]
翻山越岭:跋涉。 ◎ 踩,践踏:跋前踬后(喻进退两难)。 ◎ 文章或书籍正文后面的短文,说明写作经过、资料来源等与成书有关的情况:跋文。跋语。序跋。
读音:hù
[hù]
随从:扈从。扈驾(随从帝王的车驾)。 ◎ 披,带:“扈江离与辟芷兮”。 ◎ 姓。
邮箱: 联系方式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