得到
  • 汉语词
  • 汉语典q
当前位置 :
饩牢
饩牢
xì láo
  • 饩牢的解释
  • 1.谓宰杀过的牲口。

  • 词语解释:

  • 1.谓宰杀过的牲口。饩牢[xìláo]⒈谓宰杀过的牲口。
  • 基础解释:

  • 谓宰杀过的牲口。
  • 引证解释:

  • ⒈谓宰杀过的牲口。参见“餼牵”。引《礼记·聘义》:“羣介皆有餼牢,壹食,再饗。”唐刘禹锡《天论中》:“羣次乎邑郛,求荫于华榱,饱于餼牢,必圣且贤者先焉。”《新唐书·崔宁传》:“既败,收餘兵沿江而下,诸刺史震慄,备餼牢以饗士。”
  • 网络解释:

  • 饩牢饩牢,拼音是xìláo,注音是ㄒㄧˋㄌㄠˊ,释义是谓宰杀过的牲口。
  • 综合释义:

  • 谓宰杀过的牲口。《礼记·聘义》:“羣介皆有餼牢,壹食,再饗。”唐刘禹锡《天论中》:“羣次乎邑郛,求荫于华榱,饱于餼牢,必圣且贤者先焉。”《新唐书·崔宁传》:“既败,收餘兵沿江而下,诸刺史震慄,备餼牢以饗士。”参见“餼牵”。活的牲口。《礼记.聘义》:「乘禽日五双,群介皆有饩牢,壹食再飨。」
  • 汉语大词典:

  • 谓宰杀过的牲口。《礼记·聘义》:“群介皆有饩牢,壹食,再飨。”唐刘禹锡《天论中》:“群次乎邑郛,求荫于华榱,饱于饩牢,必圣且贤者先焉。”《新唐书·崔宁传》:“既败,收馀兵沿江而下,诸刺史震慄,备饩牢以飨士。”参见“饩牵”。
  • 国语辞典:

  • 活的牲口。饩牢[xìláo]⒈活的牲口。引《礼记·聘义》:「乘禽日五双,群介皆有饩牢,壹食再飨。」
  • 辞典修订版:

  • 活的牲口。《礼记.聘义》:「乘禽日五双,群介皆有饩牢,壹食再飨。」
饩牢的书写
字义分解

读音:xì

[xì]

古代祭祀或馈赠用的活牲畜。 ◎ 赠送人的粮食或饲料。 ◎ 赠送食物。

读音:láo

[láo]

养牲畜的圈(juàn ):虎牢。亡羊补牢(喻事后补救还不为迟)。牢笼。 ◎ 古代称作祭品的牲畜:太牢(古代帝王、诸侯祭祀社稷时,牛、羊、豕三牲全备之称)。少牢(诸侯宗庙,用羊、豕之称)。 ◎ 监禁犯人的地方:监牢。坐牢。 ◎ 结实,坚固,固定:牢固。牢稳(a.稳妥可靠;b.物体稳定,不摇晃)。牢记。牢不可破。

云一题(yunyiti.com)汇总了汉语字典,新华字典,成语字典,组词,词语,在线查字典,中文字典,英汉字典,在线字典,康熙字典等等,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,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。
声明: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,根据《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》,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,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,我们会及时删除。

邮箱:  联系方式:

Copyright©2009-2021 云一题 yunyiti.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21003084号-1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