得到
  • 汉语词
  • 汉语典q
当前位置 :
馆阁
馆阁
ɡuǎn ɡé
  • 馆阁的解释
  • 1.指房屋建筑。 2.北宋有昭文馆﹑史馆﹑集贤院三馆和秘阁﹑龙图阁等阁,分掌图书经籍和编修国史等事务,通称"馆阁"。明代将其职掌移归翰林院,故翰林院亦称"馆阁"。清代沿之。 3.指典雅庄重。

  • 词语解释:

  • 指房屋建筑。北宋有昭文馆﹑史馆﹑集贤院三馆和秘阁﹑龙图阁等阁,分掌图书经籍和编修国史等事务,通称'馆阁'。明代将其职掌移归翰林院,故翰林院亦称'馆阁'。清代沿之。指典雅庄重。
  • 基础解释:

  • 指房屋建筑。北宋有昭文馆﹑史馆﹑集贤院三馆和秘阁﹑龙图阁等阁,分掌图书经籍和编修国史等事务,通称/'馆阁/'。明代将其职掌移归翰林院,故翰林院亦称/'馆阁/'。清代沿之。指典雅庄重。
  • 引证解释:

  • ⒈指房屋建筑。引北魏杨衒之《洛阳伽蓝记·大统寺》:“馆阁崇宽,屋宇佳丽。”⒉北宋有昭文馆、史馆、集贤院三馆和秘阁、龙图阁等阁,分掌图书经籍和编修国史等事务,通称“馆阁”。明代将其职掌移归翰林院,故翰林院亦称“馆阁”。清代沿之。引宋叶梦得《石林燕语》卷二:“端拱中,始分三馆,书万餘卷,别为祕阁,命李至兼祕书监,宋泌兼直阁,杜镐兼校理,三馆与祕阁始合为一,故谓之‘馆阁’。”明徐渭《代云南策问》之三:“苟在德学高等,可备凝丞,则另为一科,以储馆阁之养。”清查慎行《陈乾斋乞假省亲》诗:“馆阁清才传子弟,蓬壶归路著神仙。”⒊指典雅庄重。参见“馆阁气”。引清钮琇《觚賸续编·醉隐记》:“﹝区大相﹞居词垣十五年,所著多馆阁之作。”
  • 网络解释:

  • 馆阁馆阁:北宋以后掌管图书、编修国史之官署。宋沿唐制,置“昭文馆”、“史馆”、“集贤院”三馆和“秘阁”、“龙图阁”等。
  • 汉语大词典:

  • (1).指房屋建筑。北魏杨衒之《洛阳伽蓝记·大统寺》:“馆阁崇宽,屋宇佳丽。”(2).北宋有昭文馆、史馆、集贤院三馆和秘阁、龙图阁等阁,分掌图书经籍和编修国史等事务,通称“馆阁”。明代将其职掌移归翰林院,故翰林院亦称“馆阁”。清代沿之。宋叶梦得《石林燕语》卷二:“端拱中,始分三馆,书万馀卷,别为秘阁,命李至兼秘书监,宋泌兼直阁,杜镐兼校理,三馆与秘阁始合为一,故谓之‘馆阁’。”明徐渭《代云南策问》之三:“苟在德学高等,可备凝丞,则另为一科,以储馆阁之养。”清查慎行《陈乾斋乞假省亲》诗:“馆阁清才传子弟,蓬壶归路著神仙。”(3).指典雅庄重。清钮琇《觚剩续编·醉隐记》:“﹝区大相﹞居词垣十五年,所著多馆阁之作。”参见“馆阁气”。
  • 国语辞典:

  • 宋朝有史馆、昭文馆、集贤院,称为「三馆」;又有秘阁、龙图及天章等阁,统称为「馆阁」。
  • 辞典修订版:

  • 宋朝有史馆、昭文馆、集贤院,称为「三馆」;又有秘阁、龙图及天章等阁,统称为 「馆阁」。明、清两代称翰林院为「馆阁」。
  • 其他释义:

  • 1.指房屋建筑。2.北宋有昭文馆﹑史馆﹑集贤院三馆和秘阁﹑龙图阁等阁,分掌图书经籍和编修国史等事务,通称'馆阁'。明代将其职掌移归翰林院,故翰林院亦称'馆阁'。清代沿之。3.指典雅庄重。
馆阁的书写
字义分解

读音:guǎn

[guǎn]

招待宾客或旅客食宿的房舍:宾馆。旅馆。馆舍。 ◎ 一个国家在另一个国家外交人员常驻的住所:大使馆。领事馆。 ◎ 某些服务性商店的名称:茶馆。照相馆。 ◎ 一些文化工作场所:报馆。博物馆。文化馆。馆藏。 ◎ 旧时指教学的地方:家馆。蒙馆。坐馆。

读音:gé

[gé]

类似楼房的建筑物,供远眺、游憩、藏书和供佛之用:楼阁。滕王阁。阁下(对人的敬称,意谓不敢直指其人,故呼在其阁下的侍从者而告之;现代多用于外交场合)。 ◎ 特指女子的卧房:闺阁。出阁(出嫁)。 ◎ 小木头房子:阁子。阁楼。 ◎ 某些国家的最高行政机关:内阁(简称“阁”)。组阁。入阁。 ◎ 古同“搁”,停止。

馆阁造句
1、清灵馆阁众人以陆曼娘为首,也已经早早地坐下,大概只有他们对李淳充满了信心,小师妹梳着两个丫角辫,站在椅子上翘首以盼。2、就在司马光到馆阁上任的当月,仁宗皇帝亲临崇政殿策试贤良方正及武举进士。3、书衣用多层宣纸硬裱,最外面有一层黄娟连脑包过,里面的文字都是用明代官用楷书“馆阁体”。4、包世臣、何绍...
1、清灵馆阁众人以陆曼娘为首,也已经早早地坐下,大概只有他们对李淳充满了信心,小师妹梳着两个丫角辫,站在椅子上翘首以盼。2、特别是元?时期,以苏轼为首的一批文人常常会聚京师,或馆阁酬唱,或试院题诗,产生了大批题画咏画之作。3、在翻写宋代著名作家诗文、追随宋诗创作的体裁等多方面,都表现出强烈的追摩宋代...
云一题(yunyiti.com)汇总了汉语字典,新华字典,成语字典,组词,词语,在线查字典,中文字典,英汉字典,在线字典,康熙字典等等,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,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。
声明: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,根据《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》,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,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,我们会及时删除。

邮箱:  联系方式:

Copyright©2009-2021 云一题 yunyiti.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21003084号-1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