得到
  • 汉语词
  • 汉语典q
当前位置 :
駮的意思
駮的拼音
注音 ㄅㄛˊ
部首笔画 10
繁体字
汉字结构左右结构
造字法
駮的笔顺横竖横横竖折捺捺捺捺捺横撇捺撇捺
駮的意思、基本意思
  • COUR
  • UniCode
    U+99EE
  • 五行
  • CUQY
  • 四角号码
    70348
  • 规范汉字
  • 仓颉
    SFYCK
  • GBK编码
    F195
  • 基本解释


    bó   ㄅㄛˊ
    ◎ 传说中的一种形似马而能吃虎豹的野兽。
    ◎ 古同“驳”。

    康熙字典

    ◎ 康熙字典解释
    【亥集上】【馬字部】 駮; 康熙笔画:16; 页码:页1438第09(点击查看原图)
    【唐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北角切,𠀤音剝。【山海經】中曲山有獸,如馬而身黑,二尾一角,虎牙爪,音如鼓,名曰駮,食虎豹,可以禦兵。【正字通】此獸之別一種,非馬族也。【詩·秦風】隰有六駮。【傳】駮如馬。【疏】陸機云:駮馬,梓楡也。其樹皮靑白駮犖,遙視似駮馬,故謂之駮馬。下章云:山有苞棣,隰有樹檖,皆山隰之木相配,不宜云獸。 又國名。四裔駮馬地近北海,唐永𡽪中,遣使朝賀。 又秦叔寶有乗馬名忽雷駮。 又朝廷章奏不合事理,別議改正曰駮。【前漢·𠛬法志】文書盈於几閣,典者不能遍睹,是以郡國承用者駮。【註】不曉其指,用意不同也。【王球貽謀錄】給事中掌封駮司,不可一日無。淳化四年,太宗推考,廢職始於唐末,乃命魏庠柴成務,同知給事中。未幾,隷銀臺通進司,爲封駮司。眞宗咸平四年,吏部侍郞知封駮事,陳恕乞鑄印,命取門下印用之,因改名爲門下封駮司。 又【正字通】論列是非,亦謂之駮。如柳宗元駮復讎議,夏侯銛駮安定公主合葬議,是也。○按駮與駁同,《九經字樣》泥《說文》,分駁、駮爲二者,非。
    考證:〔【詩·秦風】隰有六駮。【傳】駮〈如下馬〉。〕 謹照〈如下馬〉乃如馬二字之譌。謹照原文駮〈如下馬〉改爲駮如馬。

    汉语字典

    [①][bó]
    [《廣韻》北角切,入覺,幫。]
    “驳1”的繁体字。亦作“駮1”。
    (1)马毛色不纯。亦指毛色不纯的马。
    (2)借指毛色不纯的牛。
    (3)色彩错杂。
    (4)混杂不精纯。
    (5)辩正是非;驳斥。
    (6)相异;相背。
    (7)文体名。驳议。奏议之一种。
    (8)文体名。驳论,一般的辩正是非的论著。
    (9)指偏于一面。
    (10)用船转载搬运。
    (11)小船;驳船。
    (12)方言。拨,掉转。参见“駁回”。
    (13)方言。把岸堤向外扩展。
    (14)树木名。赤李。
    (15)树木名。指驳马。即梓榆。
    (16)传说中能食虎豹的猛兽。
    (17)用同“剥”。剥蚀。参见“駁炙”。

    音韵参考

    [上古音]:药部帮母,pe?k
    [广 韵]:北角切,入4覺,bo,江開二入江幫
    [平水韵]:入声三觉
    [粤 语]:bok3

    字源字形

    字源演变:

    小篆 楷体

    字形对比:

    中国大陆宋体台湾细明体香港明体日本明朝体韩国明朝体旧字形
云一题(yunyiti.com)汇总了汉语字典,新华字典,成语字典,组词,词语,在线查字典,中文字典,英汉字典,在线字典,康熙字典等等,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,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。
声明: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,根据《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》,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,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,我们会及时删除。

邮箱:  联系方式:

Copyright©2009-2021 云一题 yunyiti.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21003084号-1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