得到
  • 汉语词
  • 汉语典q
当前位置 :
髡簪
髡簪
kūn zān
  • 髡簪的解释
  • 1.亦作"髠簪"。 2.指和尚和道士。

  • 词语解释:

  • 亦作'髠簪'。指和尚和道士。
  • 基础解释:

  • 亦作/'髠簪/'。指和尚和道士。
  • 引证解释:

  • ⒈亦作“髠簪”。指和尚和道士。引宋叶绍翁《四朝闻见录·景灵行香》:“绍翁以为祖宗在天之灵,必不愿歆於异教,且市井髠簪之庸人,皆宜斥去。近者淳祐进书例,用僧道鐃鼓前导,朝廷有旨勿用。”
  • 网络解释:

  • 髡簪亦作“髠簪”。指和尚和道士。宋叶绍翁《四朝闻见录·景灵行香》:“绍翁以为祖宗在天之灵,必不愿歆於异教,且市井髠簪之庸人,皆宜斥去。近者淳祐进书例,用僧道铙鼓前导,朝廷有旨勿用。”
  • 综合释义:

  • 亦作“髠簪”。指和尚和道士。宋叶绍翁《四朝闻见录·景灵行香》:“绍翁以为祖宗在天之灵,必不愿歆於异教,且市井髠簪之庸人,皆宜斥去。近者淳祐进书例,用僧道鐃鼓前导,朝廷有旨勿用。”
  • 网友释义:

  • 《当代工笔画唯美新势力:郭子良工笔花鸟画精品集》是福建美术出版社出版的图书,作者是郭子良。
  • 汉语大词典:

  • 亦作“髡簪”。指和尚和道士。宋叶绍翁《四朝闻见录·景灵行香》:“绍翁以为祖宗在天之灵,必不愿歆于异教,且市井髡簪之庸人,皆宜斥去。近者淳祐进书例,用僧道铙鼓前导,朝廷有旨勿用。”
  • 其他释义:

  • 1.亦作'髠簪'。2.指和尚和道士。
髡簪的书写
字义分解

读音:kūn

[kūn]

古代剃去男子头发的一种刑罚:髡首(剃去头发,光头)。髡钳(剃去头发,并用铁圈束颈)。 ◎ 古代指和尚。 ◎ 古代称修剪树枝。

读音:zān

[zān]

用来绾住头发的一种首饰,古代亦用以把帽子别在头发上:簪子。金簪。玉簪。簪缨(做官者显贵之称)。簪绅。 ◎ 插,戴:簪戴。簪菊。簪笔(古人朝见,插笔于冠,以备记事)。簪笏(古代笏以记事,簪笔以备写,臣僚奏事执笏簪笔。故亦称做官)。

云一题(yunyiti.com)汇总了汉语字典,新华字典,成语字典,组词,词语,在线查字典,中文字典,英汉字典,在线字典,康熙字典等等,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,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。
声明: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,根据《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》,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,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,我们会及时删除。

邮箱:  联系方式:

Copyright©2009-2021 云一题 yunyiti.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21003084号-1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