得到
  • 汉语词
  • 汉语典q
当前位置 :
髡耏

基本解释

亦作“髠耏”。指剃发和去除颊鬓之刑。 元 姚燧 《浙西廉访副使潘公神道碑》:“罪入髠耏,有少枉疑,犹己渴饥,不身之私。” 明 夏完淳 《大哀赋》:“室处有荼毒之淫,蠆髮有髡耏之累。” 清 屈大均 《广东新语·草语·素馨》:“今也人尽髠耏,花无所著,亦渐以稀少矣。”

字义分解

读音:kūn

[kūn]

古代剃去男子头发的一种刑罚:髡首(剃去头发,光头)。髡钳(剃去头发,并用铁圈束颈)。 ◎ 古代指和尚。 ◎ 古代称修剪树枝。

读音:ér

[ér]

古同“而”,胡须:“以麝揉苏,泽耏颜鼻耳。” ◎ 兽多毛。 ◎ 古水名,在今中国山东省淄博市西北。 ◎ 姓。

云一题(yunyiti.com)汇总了汉语字典,新华字典,成语字典,组词,词语,在线查字典,中文字典,英汉字典,在线字典,康熙字典等等,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,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。
声明: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,根据《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》,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,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,我们会及时删除。

邮箱:  联系方式:

Copyright©2009-2021 云一题 yunyiti.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21003084号-1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