明·兰陵笑笑生《金瓶梅》第17回:“雪白玉体透帘帷,禁不住魂飞魄飏。”
魂飞魄散
成语解释:形容惊恐万分,极端害怕。同“魂飞魄散 ”。常用程度:生僻感情色彩:褒义词语法用法:作谓语、定语、状语;用于书面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产生年代:古代
读音:hún
[hún]
迷信的人指附在人体上主宰人,又可离开肉体而独立存在的实体:魂灵。鬼魂。魂不附体。 ◎ 指精神或情绪:魂飞魄散(形容极度惊恐)。魂不守舍。
读音:fēi
[fēi]
鸟类或虫类等用翅膀在空中往来活动:飞天(佛教壁画或石刻中的空中飞舞的神)。飞跃。飞鸟。 ◎ 在空中运动:飞雪。火箭飞向太空。 ◎ 形容极快:飞驶。飞黄腾达(喻人骤然得志,官位升迁快)。 ◎ 极,特别地:刀子飞快。 ◎ 无根据的、无缘无故的:流言飞语。 ◎ 像架在空中的形状:飞桥。飞阁。 ◎ 感情的表达与传递:飞眼。
读音:bó,pò,tuò
[bó,pò,tuò]
指依附形体而存在的精神:魂魄。丢魂落魄。魂飞魄散。 ◎ 精神,精力:魄力。气魄。体魄。 ◎ 古同“霸”,月始生或将灭时的微光。 ◎ 古同“粕”,糟粕。 ◎ 古同“珀”,琥珀。
读音:yáng
[yáng]
同“扬”。
邮箱: 联系方式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