得到
  • 汉语词
  • 汉语典q
当前位置 :
鸣钟鼓
鸣钟鼓
mínɡ zhōnɡ ɡǔ
  • 鸣钟鼓的解释
  • 1.《国语.晋语五》:"宣子曰:'……今宋人弑其君,罪莫大焉!明声之,犹恐其不闻也。吾备钟鼓,为君故也。'乃使旁告于诸侯﹐治兵振旅,鸣钟鼓,以至于宋。"后以"鸣钟鼓"谓声讨他人的罪行。

  • 词语解释:

  • 《国语·晋语五》:“宣子曰:‘……今宋人弑其君,罪莫大焉!明声之,犹恐其不闻也。吾备钟鼓,为君故也。’乃使旁告於诸侯,治兵振旅,鸣钟鼓,以至于宋。”后以“鸣钟鼓”谓声讨他人的罪行。
  • 基础解释:

  • 声讨他人的罪行。
  • 引证解释:

  • ⒈李贤注:“鸣钟鼓者,声其罪也。引《国语·晋语五》:“宣子曰:‘……今宋人弑其君,罪莫大焉!明声之,犹恐其不闻也。吾备钟鼓,为君故也。’乃使旁告於诸侯,治兵振旅,鸣钟鼓,以至于宋。”《后汉书·董卓传》:“今臣輒鸣钟鼓如洛阳,请收让等,以清姦秽。”《论语》曰:‘小子鸣鼓而攻之。’”
  • 网络解释:

  • 鸣钟鼓míngzhōnggǔㄇㄧㄥˊㄓㄨㄙㄍㄨˇ
  • 综合释义:

  • 《国语·晋语五》:“宣子曰:‘……今宋人弑其君,罪莫大焉!明声之,犹恐其不闻也。吾备钟鼓,为君故也。’乃使旁告於诸侯,治兵振旅,鸣钟鼓,以至于宋。”后以“鸣钟鼓”谓声讨他人的罪行。《后汉书·董卓传》:“今臣輒鸣钟鼓如洛阳,请收让等,以清姦秽。”李贤注:“鸣钟鼓者,声其罪也。《论语》曰:‘小子鸣鼓而攻之。’”《国语.晋语五》/宣子曰'……今宋人弑其君,罪莫大焉!明声之,犹恐其不闻也。吾备钟鼓,为君故也。'乃使旁告于诸侯﹐治兵振旅,鸣钟鼓,以至于宋。/后以/鸣钟鼓/谓声讨他人的罪行。
  • 网友释义:

  • 负碳经济特区,问题是人类人口剧增和现代生活方式,催生是全新科学技术和经济发展模式。
  • 汉语大词典:

  • 《国语·晋语五》:“宣子曰:‘……今宋人弑其君,罪莫大焉!明声之,犹恐其不闻也。吾备钟鼓,为君故也。’乃使旁告于诸侯,治兵振旅,鸣钟鼓,以至于宋。”后以“鸣钟鼓”谓声讨他人的罪行。《后汉书·董卓传》:“今臣辄鸣钟鼓如洛阳,请收让等,以清奸秽。”李贤注:“鸣钟鼓者,声其罪也。《论语》曰:‘小子鸣鼓而攻之。’”
  • 其他释义:

  • 1.《国语.晋语五》:'宣子曰:'……今宋人弑其君,罪莫大焉!明声之,犹恐其不闻也。吾备钟鼓,为君故也。'乃使旁告于诸侯﹐治兵振旅,鸣钟鼓,以至于宋。'后以'鸣钟鼓'谓声讨他人的罪行。
鸣钟鼓的书写
字义分解

读音:míng

[míng]

鸟兽或昆虫叫:鸣啭。鸣唱。鸣叫。鸣禽。鸟鸣。 ◎ 发出声音,使发出声音:鸣响。鸣奏。孤掌难鸣。 ◎ 声明,发表意见、情感:鸣谢。鸣冤。百家争鸣。 ◎ 闻名,著称:“以文鸣江东”。

读音:zhōng

[zhōng]

金属制成的响器,中空,敲时发声:警钟。编钟(古代乐器。把一系列铜制的钟挂在木架上组成,用小木槌击奏。各时代形制大小不一,枚数也不同)。钟鼎(古铜器总称,上面铭刻文字)。 ◎ 计时的器具:钟表(钟和表的总称)。座钟。钟鸣漏尽(晨钟已鸣,夜漏将尽。喻年届迟幕)。 ◎ 指某个一定的时间,小时:钟头(小时,如“开了一个钟钟的会”)。 ◎ 杯子。 ◎ 集中,专一:钟情(感情专注)。钟爱(特别爱)。钟灵毓秀(指美好的自然环境产生优秀的人物)。 ◎ 古代器名,一种圆形铜壶。 ◎ 中国古代计量单位,春秋时齐国

读音:gǔ

[gǔ]

打击乐器,圆柱形,中空,两头蒙皮:鼓乐(yuè)。鼓角(jiǎo)。大鼓。 ◎ 形状、声音、作用像鼓的:耳鼓。石鼓。 ◎ 敲击或拍打使发出声音:鼓吹。鼓噪。 ◎ 发动,使振作起来:鼓励。鼓动。鼓舞。一鼓作气。 ◎ 高起,凸出:鼓包。鼓胀。 ◎ 古代夜间击鼓以报时,一鼓即一更。

云一题(yunyiti.com)汇总了汉语字典,新华字典,成语字典,组词,词语,在线查字典,中文字典,英汉字典,在线字典,康熙字典等等,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,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。
声明: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,根据《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》,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,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,我们会及时删除。

邮箱:  联系方式:

Copyright©2009-2021 云一题 yunyiti.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21003084号-1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