得到
  • 汉语词
  • 汉语典q
当前位置 :
黔剧
黔剧
qián jù
  • 黔剧的解释
  • 戏曲剧种。流行于贵州贵阳、遵义、安顺等地。1953年由曲艺贵州扬琴(也叫“文琴”)发展而成。曾名“文琴戏”,1960年改今称。唱腔有清板、二板、三板、扬调等。剧目有《秦娘美》、《奢香夫人》等。

  • 词语解释:

  • 黔剧qiánjù。(1)贵州地方戏曲剧种,由曲艺“文琴”(一种用扬琴伴奏的说唱形式)发展而成,原来叫“文琴戏”。黔剧[qiánjù]⒈贵州地方戏曲剧种,由曲艺“文琴”(一种用扬琴伴奏的说唱形式)发展而成,原来叫“文琴戏”英GuizhouOpera;
  • 基础解释:

  • 贵州地方戏曲剧种。
  • 引证解释:

  • ⒈戏曲剧种。流行于贵州。由曲艺“文琴”(一种用扬琴伴奏的说唱形式)发展而成,原名文琴戏,1958年起,改称“黔剧”。
  • 网络解释:

  • 黔剧黔剧(读音:qiánjù)是流行于贵州省的地方戏曲剧种之一,是由流传在贵州的曲艺扬琴(又名“文琴”、“贵州弹词”)于1953年演变发展而成的,主要以扬琴为伴奏乐器,地方特色浓郁。
  • 汉语大词典:

  • 戏曲剧种。流行于贵州。由曲艺“文琴”(一种用扬琴伴奏的说唱形式)发展而成,原名文琴戏,1958年起,改称“黔剧”。
  • 国语辞典:

  • 流行于贵州省贵阳、毕节、安顺、遵义等地区的戏曲剧种。由曲艺文琴(一种用扬琴伴奏的说唱形式)​发展而成。初期称为「文琴戏」,西元一九五八年始定名为「黔剧」。黔剧[qiánjù]⒈流行于贵州省贵阳、毕节、安顺、遵义等地区的戏曲剧种。由曲艺文琴(一种用扬琴伴奏的说唱形式)​发展而成。初期称为「文琴戏」,西元一九五八年始定名为「黔剧」。
  • 辞典修订版:

  • 流行于贵州省贵阳、毕节、安顺、遵义等地区的戏曲剧种。由曲艺文琴(一种用扬琴伴奏的说唱形式)发展而成。初期称为「文琴戏」,公元一九五八年始定名为「黔剧」。
  • 其他释义:

  • 戏曲剧种。流行于贵州贵阳、遵义、安顺等地。1953年由曲艺贵州扬琴(也叫“文琴”)发展而成。曾名“文琴戏”,1960年改今称。唱腔有清板、二板、三板、扬调等。剧目有《秦娘美》、《奢香夫人》等。
黔剧的书写
字义分解

读音:qián

[qián]

黑色:黔首。 ◎ 中国贵州省的别称:黔剧(贵州地方戏曲剧种)。黔驴技穷。

读音:jù

[jù]

厉害,猛烈,迅速:剧变。剧痛。剧烈。剧毒。加剧。 ◎ 文艺的一种形式,作家把一定的主题编出来,利用舞台由演员化装演出:戏剧。剧本。剧情。剧种。剧院。剧坛。京剧。话剧。 ◎ 姓。

黔剧造句
1、他还非常喜爱民间艺术,对广西民歌和黔剧等都有研究。 2、但如果不好好地保护我们的本土语言,那么贵阳特色的地方剧———黔剧、花灯戏将可能会失传。
1、黔剧唱腔是用贵州方言演唱的.2、昨日,陈立江的母亲杨女士告诉记者,儿子从小就有舞蹈天赋,因为学过黔剧,所以舞蹈功底一直都在。3、都知道贵州把久在民间流传的文琴坐唱和贵州梆子搬上舞台,创立“黔剧”,确定以“百曲之祖”昆曲的表演体系为基础,这项工程就是他主持进行的。4、贵州人宁静此次回老家扮演“奢香...
云一题(yunyiti.com)汇总了汉语字典,新华字典,成语字典,组词,词语,在线查字典,中文字典,英汉字典,在线字典,康熙字典等等,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,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。
声明: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,根据《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》,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,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,我们会及时删除。

邮箱:  联系方式:

Copyright©2009-2021 云一题 yunyiti.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21003084号-1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