得到
  • 汉语词
  • 汉语典q
当前位置 :
鼑的意思
鼑的拼音 dǐng
注音 ㄉㄧㄥˇ
部首笔画 12
繁体字
汉字结构上下结构
造字法
鼑的笔顺竖横竖折横横横折横撇竖横竖折
鼑的意思、基本意思
  • HHNN
  • UniCode
    U+9F11
  • 五行
  • HHNN
  • 四角号码
    21227
  • 规范汉字
  • 仓颉
    YUVML
  • GBK编码
    FC87
  • 基本解释


    dǐng   ㄉㄧㄥˇ
    ◎ 古同“鼎”。

    康熙字典

    ◎ 康熙字典解释
    【亥集下】【鼎字部】 鼑; 康熙笔画:15; 页码:页1525第13(点击查看原图)
    【集韻】鼎,古作鼑。註詳部首。 又【正字通】籀文貞字。

    汉语字典

    [①][dǐng]
    [《廣韻》都挺切,上迥,端。]
    亦作“鐤1”。亦作“鼑1”。
    (1)古代炊器,又为盛熟牲之器。多用青铜或陶土制成。圆鼎两耳三足,方鼎两耳四足。盛行于商周。多用为宗庙的礼器和墓葬的明器。
    (2)相传夏禹铸九鼎,历商至周,为传国的重器。后遂以指代国家政权和帝位。
    (3)古时烹杀罪人的刑具。
    (4)炼丹煮药之器。
    (5)卦名之一。巽下离上,去故取新之象。
    (6)引申为更新。参见“鼎新革故”。
    (7)显赫,盛大。参见“鼎族”、“鼎貴”。
    (8)比喻三公、宰辅、重臣之位。
    (9)指地位和功名。
    (10)比喻三方并立之势。参见“鼎立”、“鼎足”。
    (11)最,顶。
    (12)量词。
    (13)副词。表示正在进行或正处于某种状态。相当于“正”、“正当”、“方”。参见“鼎盛”、“鼎來”。
    (14)姓。宋有鼎澧。见《奇姓通》。

    字源字形

    字形对比:

    中国大陆宋体台湾细明体日本明朝体韩国明朝体旧字形
鼑(鼎)同部首字
云一题(yunyiti.com)汇总了汉语字典,新华字典,成语字典,组词,词语,在线查字典,中文字典,英汉字典,在线字典,康熙字典等等,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,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。
声明: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,根据《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》,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,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,我们会及时删除。

邮箱:  联系方式:

Copyright©2009-2021 云一题 yunyiti.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21003084号-1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