得到
  • 汉语词
  • 汉语典q
当前位置 :
鼓棹
鼓棹
ɡǔ zhào
  • 鼓棹的解释
  • 1.亦作"鼓棹"。 2.划桨。

  • 词语解释:

  • 亦作'鼓棹'。划桨。
  • 基础解释:

  • 亦作/'鼓棹/',亦作/'鼓棹/'。划桨。
  • 引证解释:

  • ⒈亦作“鼓櫂”。划桨。引《晋书·陶称传》:“鼓棹渡江二十餘里。”隋炀帝《遗陈尚书江总檄》:“山川共有,我据上游,鼓櫂之能,吴楚不异。”王闿运《衡阳彭公行状》:“头队皆小船,无篷桅,鼓櫂直下。”《解放日报》1942.7.4:“而抗战巨舟之能经历风浪鼓棹前进者,亦有赖于国内团结。”
  • 网络解释:

  • 鼓棹鼓棹是汉语词汇,是划桨的意思,出自《晋书·陶称传》。
  • 综合释义:

  • 亦作“鼓櫂”。划桨。《晋书·陶称传》:“鼓棹渡江二十餘里。”隋炀帝《遗陈尚书江总檄》:“山川共有,我据上游,鼓櫂之能,吴楚不异。”王闿运《衡阳彭公行状》:“头队皆小船,无篷桅,鼓櫂直下。”《解放日报》1942.7.4:“而抗战巨舟之能经历风浪鼓棹前进者,亦有赖于国内团结。”
  • 网友释义:

  • 【词目】鼓棹【拼音】gǔzhào【注音】ㄍㄨˇㄓㄠˋ【释义】亦作“鼓櫂”。划桨。《晋书·陶称传》:“鼓棹渡江二十馀里。”隋炀帝《遗陈尚书江总檄》:“山川共有,我据上游,鼓櫂之能,吴楚不异。”清韩程愈《睢阳袁氏(袁可立)世系谱序》:“越岁,鼓棹而北,踯躅湖上,林和靖先生相周旋,而与参(袁赋诚)再忽至。”王闿运《衡阳彭公行状》:“头队皆小船,无篷桅,鼓櫂直下。”《解放日报》1942.7.4:“而抗战巨舟之能经历风浪鼓棹前进者,亦有赖于国内团结。”
  • 汉语大词典:

  • 亦作“鼓棹”。划桨。《晋书·陶称传》:“鼓棹渡江二十馀里。”隋炀帝《遗陈尚书江总檄》:“山川共有,我据上游,鼓棹之能,吴楚不异。”王闿运《衡阳彭公行状》:“头队皆小船,无篷桅,鼓棹直下。”《解放日报》1942.7.4:“而抗战巨舟之能经历风浪鼓棹前进者,亦有赖于国内团结。”
  • 其他释义:

  • 1.亦作'鼓棹'。2.划桨。
鼓棹的书写
字义分解

读音:gǔ

[gǔ]

打击乐器,圆柱形,中空,两头蒙皮:鼓乐(yuè)。鼓角(jiǎo)。大鼓。 ◎ 形状、声音、作用像鼓的:耳鼓。石鼓。 ◎ 敲击或拍打使发出声音:鼓吹。鼓噪。 ◎ 发动,使振作起来:鼓励。鼓动。鼓舞。一鼓作气。 ◎ 高起,凸出:鼓包。鼓胀。 ◎ 古代夜间击鼓以报时,一鼓即一更。

读音:zhào

[zhào]

划船的一种工具,形状和桨差不多。 ◎ 划船:“或命巾车,或棹孤舟”。 ◎ 船:棹夫(船家)。归棹。

云一题(yunyiti.com)汇总了汉语字典,新华字典,成语字典,组词,词语,在线查字典,中文字典,英汉字典,在线字典,康熙字典等等,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,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。
声明: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,根据《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》,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,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,我们会及时删除。

邮箱:  联系方式:

Copyright©2009-2021 云一题 yunyiti.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21003084号-1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