得到
  • 汉语词
  • 汉语典q
当前位置 :
鼾息
鼾息
hān xī
  • 鼾息的解释
  • 1.鼾声。 2.气喘。

  • 词语解释:

  • 1.鼾声。2.气喘。鼾息[hānxī]⒈鼾声。⒉气喘。
  • 基础解释:

  • 鼾声。气喘。
  • 引证解释:

  • ⒈鼾声。引宋朱熹《熹伏蒙判院丈垂示用韵喜晴之句率尔奉酬伏乞笑览》诗:“客枕终难稳,归来鼾息深。”许地山《空山灵雨·爱流汐涨》:“这晚上的催眠歌,就是父亲的抽噎声。不久,孩子也因着这声就发出微细的鼾息。”周立波《第一夜》:“他又放倒了身躯,发出了鼾息。”⒉气喘。引唐段成式《酉阳杂俎·虫篇》:“申王有肉疾,腹垂至骭,每出,则以白练束之。至暑月,常鼾息不可过。”
  • 综合释义:

  • 鼾声。宋朱熹《熹伏蒙判院丈垂示用韵喜晴之句率尔奉酬伏乞笑览》诗:“客枕终难稳,归来鼾息深。”许地山《空山灵雨·爱流汐涨》:“这晚上的催眠歌,就是父亲的抽噎声。不久,孩子也因着这声就发出微细的鼾息。”周立波《第一夜》:“他又放倒了身躯,发出了鼾息。”气喘。唐段成式《酉阳杂俎·虫篇》:“申王有肉疾,腹垂至骭,每出,则以白练束之。至暑月,常鼾息不可过。”
  • 汉语大词典:

  • (1).鼾声。宋朱熹《熹伏蒙判院丈垂示用韵喜晴之句率尔奉酬伏乞笑览》诗:“客枕终难稳,归来鼾息深。”许地山《空山灵雨·爱流汐涨》:“这晚上的催眠歌,就是父亲的抽噎声。不久,孩子也因着这声就发出微细的鼾息。”周立波《第一夜》:“他又放倒了身躯,发出了鼾息。”(2).气喘。唐段成式《酉阳杂俎·虫篇》:“申王有肉疾,腹垂至骭,每出,则以白练束之。至暑月,常鼾息不可过。”
鼾息的书写
字义分解

读音:hān

[hān]

熟睡时粗重的鼻息声:打鼾。鼾声如雷。鼾睡。

读音:xī

[xī]

呼吸时进出的气:鼻息。喘息。叹息。窒息。瞬息万变。 ◎ 停止,歇:休息。歇息。息怒。息兵。息事宁人。息止。平息。偃旗息鼓。 ◎ 繁殖,滋生:休养生息。滋息。 ◎ 音信:消息。信息。 ◎ 儿女:子息。 ◎ 利钱:息率(lǜ)。利息。月息。

鼾息造句
1、当时人传说,“甘立卧,鼾息如雷,十数人推挽未能动”。2、她熄灯时看手机正十点半,接着又和郝秀娟说了一大堆话,直至将她这从小玩到大的闺蜜聊出了鼾息。3、只有在晚间,夜的深处,才能听见茶和女人微微的声息,那声息让羊楼洞知足,羊楼洞会把茶和女人搂得紧紧,发出很浓重的鼾息。
云一题(yunyiti.com)汇总了汉语字典,新华字典,成语字典,组词,词语,在线查字典,中文字典,英汉字典,在线字典,康熙字典等等,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,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。
声明: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,根据《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》,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,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,我们会及时删除。

邮箱:  联系方式:

Copyright©2009-2021 云一题 yunyiti.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21003084号-17